公司动态

必赢app今年买过的这 11 件东西是我们心中的数码「年度好物」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4-12-21 点击:

  又到了一年的尾巴,每逢岁末年初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回顾去年自己所做的一切,无论是视频网站、音乐 app 的年度总结,还是工作上不得不应付的年度汇报。似乎在这个时间,回顾便是最该做的事情。

  于是,我们邀请了少数派的作者们,请他们来分享一下自己今年用得最满意、陪伴最久、用得最频繁的数码好物。一起来看看少数派作者们都买到了哪些好东西吧!

  当少数派作者群里的 Pixel Bot 把年度好物选为 Galaxy Z Fold6 的时候,谷歌最好开始反思一下 Tensor 眼下德不配位的现状了。

  其实在我以前的文章里,我是一个竖折形态的拥趸,期望着折叠屏技术可以让手机重回那个一手掌握、一手操作的黄金年代。然而现实还是残酷的,竖折手机并不能算是「小手机」,甚至为了腾出足够的内部空间,宽度往往会超过同配置的直板机型——这是我最无法接受的一点。不过到了横折身上,三星甚至是那个以窄出名的选项,Z Fold6 这个 68.1 毫米的宽度搭配直角边框,在单手使用的时候体验其实是很不错的。

  因此,在放下了对于折叠形态的芥蒂之后,这台八月买的 Z Fold6 终于让我体验到了一些以往没有的全新使用方式,并在之后的三个月里一举超越 Pixel 8 Pro 成为了我今年使用最频繁的安卓设备。

  Z Fold6 相比之前用过的 Z Flip3 可以说「好」得非常直接,不像 Flip 那样需要从日常使用和携带等场景去侧面发掘,Z Fold6 最拿手也是唯一的重点就是这块 7.6 寸的内屏,以及这块屏幕带来的纯粹的显示面积。这样的优势甚至是与 app 是否做了折叠屏适配无关的——在有些时候,纯粹的面积大就直接等于体验好,比如在看大段的文字内容或者整理照片的时候:

  除此之外,Z Fold6 的耐用性也超出了我的预期。相比起曾经第一代 Galaxy Fold 堪称灾难的首发事故,我觉得可以不负责任的宣称一句:在 2024 年,耐用度可以不再是购买折叠屏的首要考量之一了。因为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我对这台 Z Fold6 可以说没有任何特殊照顾,除了最初一周尝试了一些手感糟糕的保护壳之外,后续一直都是裸机使用,既在酒吧的桌子上磕过,也在港铁的地板上砸过。基本上我怎么使用左口袋里的 iPhone 就怎么使用右口袋里的 Z Fold6 ,在硬件的可靠程度方面是绝对没有拖后腿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Z Fold6 身上也不全是优点,虽然它在 2024 年最后四分之一的时间里完全颠覆了我使用 Android 设备的方式,但它身上也有一些现阶段不得不说的问题,希望可以为你提供一些参考:

  拍摄表现和占地面积完全不对等的相机:虽然我可以理解折叠屏因为内部空间的限制而在相机表现上落后一到两代,但是 Z Fold6 却把问题的两头都占了——既没有很好的拍照表现,又弄出来一个非常狐假虎威的摄像头模组。结合折叠起来不到 70 毫米的宽度,平放在桌上使用外屏打字时的跷跷板效应非常过分,几乎是不可用的程度。

  Z Fold6 的内屏分辨率为 1856 x 2160 ,也就是说在软件眼里它的内屏默认是一块更接近正方形的「竖屏」,虽然这样可以保证最大的兼容性,但是很多 app(也包括谷歌自家的大部分 app )必须在手动进入横屏模式之后才会进入分栏模式,有时候多转这一下还是有点烦人的。

  大疆的 Pocket 3 可以说是今年最火热的数码产品之一了,从发布开始就「一机难求」。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自然不自觉地看了许多数码博主的评测,默默种下了草。不过我也从来不是一个视频创作者,所以购买它还是做了很多的心理建设。

  我家里其实是有一台 Pocket 2 的,是之前队友专门为了拍视频斥巨资购入的。这一代的 Pocket 2 我最「嗤之以鼻」的就是那块小的不能再小的屏幕了。对于习惯了手机屏幕尺寸的我来说,这样一块屏幕可用性简直太差了。而 Pocket 3 我认为真正具有「革命性」的一个点就是它终于换上了一块能看清内容的屏幕。而且更加有趣的是,这块屏幕还被赋予了一个很重要的实用互性功能——开关。

  为了能够让手头的 Pocket 2 做出它最后一点贡献,我们选择了大疆的实体店去做了置换,整个过程还是比较丝滑的,唯一一个能够让我吐槽的点就是,大疆的置换需要你提供所有的配件才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三脚架。专门提这个是因为一开始这个配件没有找到,后面还专门去送了一趟。在交了定金差不多三个多星期,终于等到了我的 Pocket 3。

  因为相中了一些必要的配件,所以直接选择了全能套装。除了标准版的零件之外,还多了一个 DJI Mic 2、一个续航手柄、一个迷你三脚架、一个增广镜以及一个能把它们都装进去的很实用的收纳包。这里要特殊提一下这个迷你三脚架,比上一代的好用太多了,相信用过的朋友都能体会它设计的诡异之处,要为这次的改进给设计师一个大大的好评。

  店里取货的时候,还是被店员问及了一个灵魂问题,那就是是否要购买 DJI Care。作为一个成熟的消费者,我还是给了他一个既不确认也不否认的答案,那就是:我有多长时间做这个决定?在店员给我的答复是一个月的时候,我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至少我还有些时间再考虑这个问题。当然,最后我还是购买了DJI Care,原因是我对于云台这个脆弱的东西实在是不抱有太大的信心,以及这个屏幕是不是会因为我的手滑而直接抢地而亡。

  得益于升级之后的一英寸传感器以及 2 英寸 OLED「大屏」,它于我而言就不仅仅是一个拍摄视频的小玩具了,而是一个可以正经拍些照片的新奇小相机。我的摄影工作流,本来已经从繁重的 Raw 格式到了现在索尼 A7C2 直出 JPEG,现在有了 Pocket 3 我甚至可以直接用视频里截取的画面作为照片,加上它的大师滤镜。我感觉我出门的重量又进一步得到了减轻。

  显而易见,相比于相机来说,它更是轻若无物,真正做到了可以随手塞进口袋。上面的照片就是我在一次临时出门逛公园时用 Pocket 3 拍摄的视频里面截取的照片。值得一提的是,它甚至可以截取 Live 图,可以说是热衷于发 Live 朋友圈和自媒体的朋友的福音了。

  除了全能套装里面的一些基础配件,我还买了几个很有用的配件,这样就基本上能够做到随时随地能够拍摄了。一个是电动的真空吸盘,一个是磁吸支架,这两个搭配起来使用,效果基本上就相当于随身带了一个全尺寸三脚架。只要有平面或者铁的东西,就可以用这两个配件来把 Pocket 3 固定住进行拍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应该是我等装备党最熟悉的宣言了。一直以来作为一个拍摄静态照片的人,猛的拿到这么个小东西,总有点想拍很多有趣东西的冲动,但是拍出来的画面又不尽如人意。看来视频和照片双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剪辑视频的时候,能够剪出符合自己的画面审美、音乐审美的片子真是一件顶难的事。所以接下来呢,就是向内修炼,多看多学。

  计划在今年更新换代 AW 的时机,因为一些功能的差异让我「第二时间」找朋友拿下了港版的 Apple Watch S10。当然,像快充或者其他健康功能的日常体验,或许大家早有体会,这里也不再多赘述。但今年让我感到惊喜的则是S10 非软件端的「音频外放」功能。在我看来,它打破了以往智能手表必须依赖耳机或者手机的局限性,开拓了一种让你减少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的「外部控制力量」,在提升使用便捷度的同时,也在侧面保护着我们的健康。

  现在很多人习惯性地睁眼第一时间就拿起手机刷消息通知、看社交媒体,我也不例外。但这种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大脑没有得到一个更舒适的「清醒过程」,反而容易很快陷入信息过载,甚至一大早就让情绪中夹杂了一丝焦虑。

  而手表的外放功能,让我找到了一种更轻松且健康的唤醒方式。清早睁开眼的时候,我不再第一时间摸手机,而是直接抬起手腕,通过手表播放一首轻音乐或者自己喜欢的播客。让轻柔的音乐旋律或者人声讨论的语调,帮助我慢慢从睡意中清醒,让自己不过于急躁地开始享受新的一天,同时身心节奏也变得更舒缓。

  我是一个吃饭基本不会看手机或者刷视频的人,吃饭在我看来,更重要地是享受当下美食带给我的味觉盛筵。清晨是我入脑知识吸收最高效的时段,基于不爱看手机吃饭但又想学点习的需求,居家早餐(即不打扰到其他人的情况)时用 Apple Watch 原生「Podcast」应用来播放播客,已成为我这几个月以来的习惯。不管是打算听英文播客来磨耳朵,还是通过一些生活方式或科技趋势来短暂获取新资讯,外放音频功能配合可调节倍速的小细节让体验更完美。

  这些音频不仅填补了独自进餐时的空白感,也让我在好好享受早餐食物时并没有被「科技设备过度打扰」。

  除了一些高效使用场景外,外放音频功能偶尔也可以缓解「无聊空档期」。比如当你走进自家卫生间却发现忘记带手机,或者偶尔想暂时逃离手机的束缚,却又怕不看手机时不知道做点什么。

  这种时候,抬起手腕你会发现一片新天地。点开手表端的各类音乐软件,即可不需要任何额外设备就独享美妙节奏。目前手表的音乐外放功能支持 Apple Music 直接播放(已订阅 Apple Music 的情况下,无需下载歌曲),而对于网易云等其他音乐平台,需要提前在手机端音乐软件中将音乐提前下载到手表端,之后便可以无需手机也可以直接在手表端播放音乐。手表的外放音效虽然简单,但音质完全够用。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解放了我的耳朵,不再需要佩戴耳机,尤其是在洗漱或者做其他家务时,就显得额外实用。

  在这些场景中,今年的 Apple Watch 外放功能不仅提升了我的居家生活便利性,更让我收获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健康益处。通过这个「外部力量」,也在让我慢慢减少日常高频率依赖手机的现状,减少对屏幕的依赖,让眼睛得到片刻的放松。同时,也为长时间佩戴耳机容易造成耳朵不适的状态下,提供了一种在个别场景下更贴心和使用的音频体验。在不需要「额外听视觉设备」的同时就能享受这些小乐趣,进一步强化了 Apple Watch「抬起手腕,便捷生活」的标签。

  今年大多数时间我都享受着 Apple Watch 的陪伴,它能给我带来小幅度的健康小管家的价值,剩下的时间我还是将它作为智能手机的备用载体在使用。

  这一点其实颇为重要,说起来也不过是看时间、闹钟、刷地铁、倒计时而已,但确实能解决很多场景下的难题。

  如果你恰好和我一样使用的是米奇表盘,点击表盘米奇就会为你报时,亲切地问候「早上好,朋友」。电动车通勤常常会出现卡点打卡的问题,再加上懒得早出门,每次离公司还有几个路口的时候就要决定是「动力」骑行还是「舒适」骑行,可以在等红绿灯的时候看下时间。冬天既有挡风被又有手套的阻碍,用手机看时间实在费劲,我会首选 Siri 询问时间:「Siri,几点了?」,这让我免受缺勤和电动车快骑的风险,毕竟冬天实在不想早起。

  闹钟也是一种早晨的时间提醒方式,手表闹钟比手机闹钟更好的地方在于分开唤醒,尤其是伴侣休假而你需要上班的时候。相比于手机闹钟的强制地狱提醒,手表唤醒的震动确实轻柔很多,能够避免很多早上一起来就被闹钟气到的风险。

  刷地铁的使用场景我必须得多说两句。近期去一些场所出差工作,由于无法使用苹果手机,只能通过临时换一台安卓手机的方式勉强保持沟通。受限于时间和老设备的孱弱电能,旧手机登录刷地铁应用太麻烦,Apple Watch 简直就是我的地铁卡救星。值得一提的是,我的 13 Pro NFC 刷地铁偶尔还会掉链子,Apple Watch NFC 感应的成功率则一直是 100%,稳定靠谱以至于我有手表后再也没打开支付宝刷地铁。

  此外,大家经常提到的找手机、倒计时也是非常实用的小功能,就不多赘述了。今年更新的 watchOS 10 增加了通过智能叠放和实时活动查看最新情况的功能(和手机同步),非常适合我使用 番茄钟 时不想看手机的场景。

  说到近半年 Apple Watch 最火的功能,非 HRV(心率变异分析)检测莫属,在 StressWatch、Grow、OtterLife 等一众热门甚至不热门的应用中都能寻到踪迹。我使用 StressWatch 的检测功能时,确实能在不同的时间段感受到几乎同步到检测结果,比如即将面对周一的周日晚上,睡前压力会陡增,但是过完一周快到周五的晚上时又会轻松下来。这些接近我们情绪的反馈提醒,一方面通过可爱的文案和 UI 带来情绪价值,另一方面我们在主动的意识到当下的状态后,进行一次深呼吸就能改善状态。

  当然,你也可以跟我一样只是把这类检测当作玩具来看个乐,通过健康 App 的真实记录才能还原我们自己感知到的情绪状态,现代人面对工作的压力不能一直忽略,更要主动让自己看见。推荐在健康 App 的心理健康一项开启一天结束时提醒记录的通知,这样通过手表可以更加方便地回顾一天的感受。

  最后一个就是睡眠和运动的监测,这也是大家提到最多的场景。关于睡眠监测,我自己是保持监测但偶尔看的类型,因为我已经养成了比较好的睡眠习惯当然运动习惯还是比较差,所以我会配合 Gental Streak 要求自己做适量的运动。运动这方面现在有超多的博主在做科普的工作,App 工具能把理念和应用结合得很好的却凤毛麟角,Gental Streak 绝对算头部的一款。通过 Apple Watch 做的运动 Gental Streak 都会同步后做可视化的展示,每个月还会自动生成直观且清晰的月度总结。值得一提的是,借助 Apple Watch 上的同名应用可以获得更多健身类型和更加直观的心率数据表盘界面。

  「经期跟踪」是属于苹果自带的「健康」App 中的一项功能。在连续记录几个月月经周期后,Watch 会根据个人特质形成较为准确的月经数据,形成佩戴习惯,记录得越频繁精确,则 Watch 预测得越准,属于我的超准「姨妈神」由此诞生。

  开启 Watch 通知后,Watch 将化身姨妈守护神,在该来的日子前后会直接弹窗提示你「经期开始了吗?」,日历的最近两周将会显示「虚线颜色的红色圆点」表示「可能来月经的时间」,真是女性之光。

  记录月经的方式非常简单和方便,在提示界面点击「椭圆形」变成实心红点,即记录「有出血」的症状;向下滚动可以选择血量类别,如「量大、中等」;甚至还有更详细的选项进行记录,如症状(腹痛、头痛等)、因素(哺乳、避孕)。个人认为如用来预测和提醒月经来潮,则记录是否「出血」就足够了,操作简单易懂,前提是要保持佩戴和记录习惯。目前实践来看,Watch 预测的可以说是非常准,几乎都是在预测的时间范围内来月经。

  同时,可以在手机界面查看「经期历史」(甚至可以导出 PDF),从理性的数据中,可以很好的自我观察月经是否规律以及月经周期问题,一定程度地提醒自己注意身体健康,以及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是一个极其厌恶铃声、手机常年静音的人,但工作性质却要求下班后仍然 standby,需要及时接电话回信息(非常痛苦)。尽管经历了几次上级因为我电话静音找不到我而发飙,我还是没有形成开启铃声的习惯,Watch 宛如救命稻草。

  Watch 在非勿扰、非睡眠模式下,均可设置震动,不会错过重要工作电话(尽管手机也可以设置震动,但是手机不能随时拿在手里)。更重要的是,需要随时待命的打工人,在运动或者外出观影等沉浸式社交活动场合忽然被工作夺命催(就是这么惨),Watch 可以随时提醒来电,并能看到来电人,同时还能接挂电话(如不重要的垃圾电话、客户电话直接挂断;领导的电话随时也能 Watch 接起)。

  我每一次换东西都会考虑到更换成本和是否可以和我现在的需求匹配,毕竟现在家里的「客厅娱乐系统」是基于这个乐视超级电视的,那么这个超级电视会影响到哪些层面,我从 10 月开始列出了未来客厅电视机的需要满足的需求:

  可以连接我的书架箱,以前少数派送我的 Audioengine 音箱要能继续用。比如通过 3.5mm 输出或者是蓝牙连接都可以。

  可以播放我放在 NAS 中的视频电影剧集等,原生支持 Plex 最合适。

  列出来之后其实不难发现,上述很多需求大部分国产的电视品牌都可以支持,唯一比较难的就是「系统尽可能干净」—— 毕竟电视机用的 Android 系统,很多品牌都或多或少带点私货,即便国家层面上要求电视开机不能有贴片广告,但不妨碍品牌自己在其他地方加广告,要是有些功能还需要开通会员——想想就觉得憋得慌。

  所以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在想,如果都是 Android,那么大不了我选择可以换区的电视机——换区后就是原生的 Android TV,总比那一票国产的魔改 Android 系统要好,然后从我派的一篇电视换区的文章中看到了 LG——等下,要不试试 webOS?

  除了对这款系统的情怀让我动心之外,经过仔细的调研对比之后,我发现 webOS 确实是满足我前面的那些需求,首先就是开机没广告,系统纯净的很,大部分我想看的国内视频平台都有对应的 webos 客户端,也支持通过同轴口看 DTMB 电视。其次就是有三个 HDMI 输入,虽然没有 3.5MM 的输出但是有蓝牙,甚至支持 aptX,所以声擎书架箱可以继续用。最后唯一难点可能就是安装 App 这件事,相比大部分品牌使用的 Android,使用 webOS 就只有 LG,自然为此开发的应用就很少,好在我需要用到的应用(比如看 NAS 里面的视频用的 Plex)还可以通过换区解决。

  我最终从价格定位以及自身需求出发,选择了 65 英寸型号为 65QNED86TCA 这款电视。恰巧购买的时候可以使用家电补贴,最终 5500 元拿下。

  那到时候就是好一阵子的适应,毕竟上一次体验 webOS 电视已经是久远的 2013 年(那时候是在家电卖场体验,还写了一篇体验的帖子发到当时的煮机论坛),虽然遥控器依旧是那种「魔术遥控器」,不过整体系统操作上已经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早期 webOS 还延续了之前 HP 时代的 应用 Dock 栏,而在现在 webOS 系统已经和很多的 Android 电视系统类似,应用的 Dock 似乎消失了,应用在首页呈现就像是卡片一样,然后点击遥控器的返回后直接可以退出,而不是像之前可以最小化到 Dock 栏中。

  除了最直观的应用和首页布局,其实包括系统设置以及菜单上都和 Android 很相似,比如你点击遥控器中的「设置」之后,弹出的菜单项目就像极了 Android 的快捷设定或者是 iOS 上的控制中心,只能感慨最终各种电视大屏用的操作系统最终还是趋同,留不下什么太多自己本身的系统的独特性了。

  而就最为关键指标画质上,直观的就是 QNED 技术带来的色彩更纯正,加上 HDR 10 的加持,看电影的感觉会更接近小包厢看电影的感觉,至于体育节目的观看上,乐视电视存在的掉帧自然不存在,高刷新带来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至于内容支持上,首先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这些国内的主流流媒体都有对应的客户端,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在 App 应用商城下载。这些客户端在 webos 上的使用感受其实和 Android 电视版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至于观看我之前存在 NAS 中的剧集和电影,实际上最终我并没有选择换区下载 Plex 客户端,而是通过在 NAS 上安装 jellyfin 服务,在电视上通过开发者模式安装 jellyfin 客户端实现。

  这台 LG 的电视机算是我今年各种新购产品中最让我满意的,首先就是电视上墙将我原本不大的客厅腾出空间,再者就是从视觉上给我的影音娱乐做了一次升级,看电影看节目终于可以舒服的坐在沙发上观看了。因为我还有看本地直播电视的习惯,现在打开电视到看到今天的电视节目可以更快(15秒之内),没广告自然体验也更好了。

  当然我又再一次用回了十多年前的 WebOS,虽然也有些唏嘘,不过这次用开发者模式安装应用是真的让我再一次开始用上了 ipk 格式的软件包,还有各种添加软件源的折腾,真的是梦回当年我在煮机论坛跟着学添加 Palm Pre 第三方源的那种感觉。

  尽管现在很多人都觉得电视不再是一个必需品或起居室的中心,但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一年里买的最好的产品就是小米的 75 寸 Mini LED 电视。

  此前家里一直用的是投影仪,但投影仪除了投影的大和便携之外,真的就没什么优点了。尤其是在白天,投影仪的亮度也严重不足,几乎没法看清楚内容,因此哪怕是租房我也早就有了换成电视的想法。恰好彼时小米刚刚推出了 S Pro 75 Mini LED,把 Mini LED 电视的价格达到了 6K 以内,因此就把它带回了家。

  也许是过去和家庭那种相对严肃氛围的场合,或者是打工人下班之后狭窄的房子,以及各类屏幕设备的出现和短视频的流行,让电视不再是必需。在我看来,一些内容就是需要一块大的屏幕,加上那种正襟危坐或摊着享受一样的「仪式感」才能体会出来的。

  从投影仪换成电视之后,最大的感受真的是清晰和漂亮。它们也分别对应了一块屏幕的核心参数:分辨率和色彩,而投影仪在这两个维度里都并不占优。一个售价上万元的投影仪,它的分辨率和色域色准很可能并不比 3000 多块的电视好到哪去,且对观看环境也有很高的要求。此外, Mini LED 本身亮度也非常足,部分白光甚至可以高达 2000nit,仿佛是真的能感受到是在直视太阳,亮的晃眼。当然,亮度高最大的好处是在白天看也丝毫没有问题,再也不需要拉上窗帘了。

  搭配这台电视使用的是第三代 Apple TV 4K。得益于高素质的屏幕,它能够直接开启 Apple TV 的杜比视界格式,解锁各个流媒体平台的最高画质。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电视 S Pro 75 Mini LED 对 HDMI CEC 的支持很好,我可以直接用 Apple TV 来操作电视的开关机,也能用小米的遥控器来控制 Apple TV,非常方便。

  电视后面有三个 HDMI 接口,都支持 4K 144Hz 输入,并且配备了 eARC 接口。不过我平时也不玩主机游戏,因此视频输入接口对我来说绰绰有余。对我来说,最棒的用法是把 Apple TV 接到支持 eARC 的 HDMI 2 接口上,并配对一对 HomePod 来充当电视音响。这样,就算没有进入 Apple TV,HomePod 也能播放来自电视的声音,例如,我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在电视自带的 Android 系统装上网易云、QQ 音乐和国内的一些流媒体,同时通过 HomePod 播放声音,弥补 Apple TV 的不足。

  当然,光是这些冰冷的参数并不足以让它成为我过去一年最满意的数码产品,能拿下这个奖项还得有「软实力」。如同上面所说,电视给我最大的改变是一种「严肃」的「观看氛围」,这是过去的产品所没有的。而投影仪虽然有,却因为各种条条框框让我用着很不舒服,或是受到限制。从买这台电视到如今的这一年里,我在这台电视上看了 50 多部电影和 10 多部剧,远超我过去用电脑或移动设备的观影总和。

  更难得的是,围绕着这台电视,还诞生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在我被情感虐待的那段时间里,我在电视前追完了《超感猎杀》《官金斯伯格》和《漫长的季节》以疗愈自己;在送别朋友的前夜,我们一起围坐在电视前用 Apple Music 唱歌一起大展歌喉,祝愿朋友未来前程似锦;在冬夜的时刻在屏幕里点亮一把壁炉火,放着舒缓的音乐,开着暖气围坐在地上畅聊心事——很多事情看起来不是非电视不可,但往往很多时候,没有它,我们就想不起要做这些事情,没有了这种「必然性」。

  这台电视的不足更多只是没有那些「锦上添花」的东西,也符合小米一贯性价比产品的风格:把钱花在刀刃上。就像是我和朋友吐槽过无数次电视的脚架,虽然我觉得这种人字形的脚架丑,也很想要类似索尼那种平放的脚架,但它其实并不影响任何使用体验。也有测评说它的喇叭不够好,但我用 HomePod 作为音响,也不在意这个问题,何况随便几百块的音箱,其实都要比大部分电视自带音响好。

  唯一比较遗憾的可能是系统。这是第一代搭载澎湃 OS 的电视,原以为后续还能继续升级获得新体验,没想到一年后就被抛弃了。澎湃 OS 2 只适配了第二代的 S Pro Mini LED 电视,目前也没有任何给老电视升级的计划。尽管我用 Apple TV,也尽管我比较少用小米的设备,但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没有。能把电视做到「一年淘汰一次」的产品思维,无论放在哪个厂家身上,我都觉得不可思议。

  总的来说,我与小米电视 S Pro 75 Mini LED 电视相处的这一年还是很开心。就算每次搬家我都觉得麻烦,也担心它被磕坏,但我还是觉得,我已经不能再没有一台电视了。

  今年的「年度好物」,那必须是我购自 Apple 官方翻新商店的 15 英寸 MacBook Air 了。

  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电脑的需求基本是轻到中度的,一方面需要比较良好的性能来应付 Office 三件套(再加上 Outlook),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有足够大的屏幕、兼顾便携性,但又不想太贵。此前对 iPad Pro 的幻想随着近年来 iPadOS 不断的挤牙膏破灭后,还是觉得只有 Mac 能搞定我想要的这些需求。而 15 英寸的轻薄本,放眼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也是不多见的,15 英寸的 MacBook Air 继承了 13 英寸 Air 的几乎一切优点的同时,把屏幕放大到了 15 英寸;这似乎也是 Apple 第一次尝试较大屏幕尺寸的 Air 机型(隔壁 iPad Air 也推出了较大屏幕尺寸的 13 英寸版本,看得出这并非是 Apple 一时兴起而已)。

  一年前的今天还没有国补这么香的选项,为了尽量靠谱还能选到大内存,我蹲了蹲 Apple 官方在线商店的翻新板块,最后是选择以 24 期分期的形式买下了 24GB 内存+1T SSD 的银色 15 英寸 MacBook Air,价格大概是原价的 85%,已经算不错的折扣了。

  2021 年,iPad Pro with M1 推出的时候,我曾断言这是 Apple 最具灵活性的设备。不过如今,我可能要把这个称号换到 MacBook Air 头上。在今年一年的使用中,我的三大场景:工作、在家、在咖啡馆,实实在在地印证了这一点。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文字处理、表格编辑,偶尔涉及到编辑设计等,需要比较大量地使用 Outlook。从工作的角度,MacBook Air 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我对于性能的需求。工作中我一般是外接 1 块屏幕,从这块屏幕使用我的 MacBook Air。MacBook 通过 USB-C 也可以比较方便地外接到显示器,不过 M2 MacBook Air 只能驱动内置 + 外接 1 台显示器一共两个显示器,考虑外接显示器使用的小伙伴可以看看 M3,或者等等近期可能就要推出的 M4 版本的 MacBook Air。

  由于 MacBook Air 的无风扇设计,其持续性能自然不如 MacBook Pro,但一般只有在处理视频渲染的时候才能感受出来。对我的工作需求来说,现阶段更需要的还是更大的内存 —— 尤其是随着越来越多的 app 都在使用 Electron 架构基于浏览器来搭建,内存会成为更加稀缺的资源。24GB 的 MacBook Air 内存已经完全满足我的工作需要了,内存压力日常在 20%-40% 左右;如果开了很多 Excel 表格,或者 Outlook 窗口,那么压力可能会飘黄。

  当初买 MacBook Air 之前,我在办公室用着一台 M1 Mac mini。记得说服自己购买 MacBook Air 的理由之一就是「想要回家也用上 Mac」。在家,我的 MacBook 主要是承担(相对)大屏娱乐设备的角色,包括轻度的游戏、用 Infuse 看剧、听音乐看 B 站等。此外,我还有一些视频剪辑需求在家完成,现阶段也是通过 MacBook Air 来做的。

  MacBook Air 没有风扇的设计,让它在家中的任意表面都可以顺畅运行,不用担心风扇气流问题可能会造成积热。我是记得之前用过一款笔记本,因为我把它放在了一块毛毯上运行游戏,直接就过热到关机了。因此,你会在家中的各个角落看到我用 MacBook:床上看《老友记》的我,厨房做菜的我,餐桌上办公的我,沙发上看电视的我,书桌上剪视频的我。

  最后,必赢平台这一年我也常常把 MacBook Air 带出去到咖啡馆写字做笔记。15 英寸的大小真的不算小了(但搭配我 192 的身高还是合适的),所以日常带出门还是需要一个稍微大一些的包。但作为 MacBook,我最满意的地方可能还是它的离电性能和续航达到一个平衡状态 —— 做我做的这些事情,是真的用不完电池的。一年来,我 MacBook 的电池循坏 78 次,每天使用电量极少超过 50%。

  另外,一个 30W 的充电器就可以喂饱 MacBook Air,即使是 15 英寸也可以(就是充电速度不如 70W 的快)。所以我也比较喜欢 15 英寸 MacBook Air 附赠的 35W 小型双口电源适配器,能够同时给 MacBook 和 iPhone 充电。对我来说,咖啡馆是一个特别好的环境,可能是因为周围的嘈杂形成了一种白噪音,我也常常会比在家更专注。

  今年年底,我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换工作,目前刚刚入职新的单位,都还在适应中。第一天使用 MacBook Air 办公,我就遇到了 macOS 和办公室使用的打印机无法兼容的问题,即使按照官网下载的驱动也还是无法正常使用。不过幸好单位会给配备一台 Windows 电脑,后续可以使用这台电脑作为我的主要办公设备。

  那 MacBook 呢?我觉得上面所说的灵活性终究会给我答案,但我现在还没有想好自己应该如何利用手头现有的设备和情况来提高工作效率。记下了自己目前的思路:

  用 MacBook Air 作为会议记录、培训笔记等专用的笔记本(实际是否与现在的单位相容,还有待考证)

  在家、在咖啡馆还是可以继续用 MacBook Air,包括处理单位的工作

  在不同的工作环境、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工作模式,然而手上的设备不一定能够完全兼容当下的环境,这就要求工作者的「范式转换」。转换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迎合适应新的环境、工作方式,乃至领导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工作的效率,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方式。

  工作没有定式、工具没有完美的,但人是最大的灵活性 —— 这也是我使用 MacBook Air 一年来体会到的。我可能无法摆脱 Windows(甚至我 MacBook Air 也不得不装一个 Parallels 虚拟机),但我希望我能够灵活地在两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协作方式。上一个阶段探索的结果是我全面拥抱 macOS,但现在可能无法做到这一点 —— 那就要看如何更好地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我从去年开始入坑了黑胶唱片,于是就一直想着要买一款合适的唱片机。研究了一圈,小红书上被推荐的最多的就是铁三角,但仔细做了功课以后发现,赛塔林的入门款好像才最适合新手。

  首先,很多黑胶唱片机是不具自带扬声器的,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自己先有有线或者蓝牙音响,如果没有,那就又要花掉很多时间去研究什么音响适合自己,而赛塔林的这款 PARON 就是一个集成的一体机,自带音响,省去了很多决策成本。其次,颜值过关。这款唱片机的设计也颇有木质系的感觉,可选的基本都是木质配色,对于很多极简风格的家庭来说,不管放在哪里都能很好的融入。最后,这款唱片机的唱针也是标准配置,购买配件也很轻松。对于新手来说,我们还不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来选择专业的唱片机和音响,不如这个一体设备帮我们一键搞定。毕竟对初学者来说,先入了门再说,入门以后再慢慢进阶。

  和唱片机搭配出现的,是后来作为生日礼物收到的赛塔林 R300 复古 CD 机。市面上 CD 机可以说都是大差不差,毕竟都要靠自己的音响,所以选 CD 的第一要义就是颜值。考虑再三,为了能和我的木色唱片机完美的搭配,同品牌的白色 R300 是最好的选择。白色的机身简洁大方,搭配上黑色的内饰,从视觉上也有让人回到 21 世纪初的感觉。我记得早在 2019 年,就在无印良品看到过售价 999 的壁挂 CD 机,而这款凑凑单 500 左右就能拿下,可以算得上是一款有性价比的产品了。

  这套音乐设备组合对我最大的改变,就是让我重新燃起了对实体音乐的热情。作为一个多年的音乐爱好者,曾经我都只是在耳机上下功夫,总是觉得唱片没什么特别的。如果不是当时搬家的时候刚好 618,我可能也不会闭眼购入唱片机。但真的用了一年以后,才觉得确实是相见恨晚。

  黑胶唱片的音质不同于数位音乐,听起来并不是那种录音室的精修感,反而多了一点参差和沙哑的感觉,几乎可以让任何音乐本身都多了一点点神秘感。一些歌手的声音优势会因为这种特点而无限放大,原本一些不太感冒的歌曲也可能被黑胶渲染出一种新的氛围。与之不一样的是,CD 机的音质听感就与数码设备无异,只是如果追 K-pop 那似乎也只有 CD 可以买。

  因为这两个设备的出现,我开始在旅行的时候花三四个小时去唱片店淘自己喜欢的胶片,去找最新 K-pop 专辑的首发。那种在唱片店里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实体音乐的感觉,是大几千块的耳机以及无损音质的 App 永远不可能提供给我的。有了它们 ,我才有机会在今年重燃对实体音乐的热情。年度好物,实至名归。

  今年买的数码产品不多,但是自己 DIY 了一个显示器支架,可以称得上是我的 2024 年度好物。有多好呢?安装好之后用了几天,我就打算继续保留 iPad Pro,放弃了置换 iPad mini 的想法。

  之所以想要用铝型材 DIY 一个显示器支架,其实是想给未来自己装修 DIY 家具练手。感觉这个小东西相对比较简单,同时也能涉及到铝型材 + 面板 + 连接件这些基本构成要素。做好之后,用它给我的桌面进行了小小的升级,以及增加了一些功能性扩展。

  为什么说第 5 个厉害呢,因为它改变了我使用 iPad Pro 的形态,瞬间提升利用率。具体功能的展开,后面详细说说。

  由于构造相对简单,我在小红书看了几个成品之后,就开始动手建模。建模软件就用了工作最顺手的 Rhino,当然还有一些更加方便使用的软件(能够方便导出材料清单),这里就不再赘述。即便不用电脑,就用纸笔稍微画一画,也是可以的。

  建好模型,制作好材料清单后,我在线上工厂、淘宝等渠道分别购买了铝型材、连接件、固定件、面板等全部材料后,就开始准备上手组装。这个过程由于经验不足,我分批多次买了很多微小的零件,也看了一些教学视频才搞清楚诸如螺丝螺母如何对应等方法。

  等到周末所有材料都到齐了,我就开始了组装。整个拼装的过程还是比较解压的,有一种在玩定制乐高的感觉。

  使用上这个支架之后(需要搭配购买支撑配件),我的 iPad Pro 就找到了一个专属位置 –– 显示器正下方。结合键盘、触控板和「随航」,我可以使用电脑的外设来控制 iPad Pro,也就是类似 Smart Keyboard 使用 iPad Pro 的状态。但是我并不需要花 2000多元买一个单独的键盘+支架,我只需要想办法将 iPad Pro 架在一个合适的高度,然后用原有的外设操控它就好了。

  之前我一直觉得 iPad Pro 的使用率不高,原因是觉得它在家里使用还是太大了,走来走去拿着不方便,甚至一度想要置换成 iPad mini ,觉得这样 iPad 足够手持了,就能够提高利用率。

  但是有了这个支架,一方面 iPad Pro 成为了我的桌面主机的拓展,可以设置副屏,也可以就保持使用 iPad Pro,但是去操作一些诸如「音乐app」这样的相对独立的软件(就不用在 mac 上面再另外开一个播放音乐的 app)。而且,这样也可以利用「桌面」和「平板」不同的特性,去分别应对不同的场景。我甚至可以用一个相对舒服的姿势,坐在电脑前,打开 iPad Pro 上面的读书软件,开始沉浸的阅读。

  通过这次小小试炼,我确实体会到了一丝丝 DIY 的乐趣。它可以让我系统的思考这个产品的每个细节、用途以及影响,哪怕是几厘米差距。同时我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制作属于我自己的产品,这感觉很不错。这种事先构思、设想,然后想办法落实,最终实现目的的过程,是令人愉悦的。

  你今年买到了哪些好东西?你的 2024 年度好物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们一同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史上最大!spaceX市值达25000亿,超过字节跳动,马斯克将圆梦?

  61岁穆帅江郎才尽?2亿赢不了3000万,又批球员 耻辱1-1,4轮1胜

  酷睿Ultra 200S越来越好用了!一键超频配上DDR5-8400 原地起飞

  欧盟希望苹果向其他平台开放AirDrop及AirPlay,提升互操作性

  德甲-拜仁5-1莱比锡先赛7分领跑 拜仁3人传射建功2024年完美收官

  都2025年了!我为什么要买iPhone:60Hz屏、27W充电等伤不起

  消息称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手机支持 25/45W 无线充电

  动点变换有关的二次函数中考线年高考题,解方程n³-125=0,别以为是送分题

推荐资讯
推荐产品